小班组节日班本课程:萌娃闹元宵
【课程缘起】
吃元宵,品元宵,元宵佳节香气飘。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,也是团团圆圆的日子。
最近,家里、幼儿园、超市里都满满的元宵气氛,孩子们嘴里也说着元宵节。那元宵节是什么样的节日呢?带着兴趣和疑问,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了解元宵节。
【主题目标】
1.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,是团圆的日子。
2.元宵节有许多传说、故事、儿歌。
3.元宵节有吃元宵、玩花灯、猜灯谜、划旱船等丰富的风俗习惯。
4.元宵节有各种各样的花灯,给人们带来了喜气和欢乐。
【课程脉络】
【课程实施】
【元宵节习俗】
【元宵节大调查】
涵涵说:“元宵节是正月十五。”
乐乐说:“元宵节可以看花灯,猜灯谜。”
琪琪说:“元宵节一家人一起吃饭。”
原来元宵节有这么多的风俗习惯呢!小朋友们通过调查,了解到了元宵节的习俗:吃汤圆、赏花灯、猜灯谜……于是他们就有了自己的想法。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!
元宵节的由来: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,又称上元节、元夜、灯节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古人称夜为"宵",所以称正月十五为"元宵节"。
【元宵节做元宵 】
“卖汤圆,卖汤圆,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,一碗汤圆是满又满,三毛钱啊买一碗……”小班的宝宝们玩起了搓汤圆的游戏,很能干哦!孩子们学习做汤圆,白色的糯米团在孩子们的手里翻滚着,圆的、方的、扁的,颗颗圆润的汤圆,承载了孩子们的美好祝愿。搓一搓、揉一揉、捏一捏、印一印,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!做汤圆、品汤圆,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孩子们还会做彩色汤圆,瞧,孩子们个个多能干!
乐乐:“瞧,这是我做的汤圆。”我喜欢吃汤圆!
萱萱:你们吃过五颜六色的汤圆吗?
贝贝:粘粘的、软软的、甜甜的,味道真好。
涵涵:我还想和好朋友一起分享。
【亲子乐做花灯】
闹花灯始于西汉,兴盛于隋唐。隋唐以后,历代灯火之风盛行,并沿袭传于后世。而正月十五,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。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“灯节”。
花灯,又名“彩灯”“灯笼”,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,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。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,它酬神娱人,既有“傩戏”酬神的功能,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,是汉民族民间文化的瑰宝。
开学前,各班教师就发动家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花灯,家长和小朋友们积极参与,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,利用红包、礼盒、饮料瓶等制作出了一盏盏精美又富有创意的花灯。看,这是用饮料瓶做成的小兔灯、用红包制作的宫灯、还有花朵灯、莲花灯……数都数不过了。幼儿园的大厅和走廊成了花灯的海洋,孩子们看看、说说、玩玩,无比的热闹、开心和满足!
【创意乐猜灯谜】
有花灯,怎可少了灯谜。中大班的哥哥姐姐们开动脑筋画出了自己的谜面,可爱的灯谜让人忍俊不禁。我们需要通过谜面的描述,调动自己已有经验,进行大胆的猜想!猜出谜底的小朋友更是手舞足蹈,好不热闹!
【快乐游戏】
【娃娃家】
煮一煮、卖一卖、吃一吃,真有趣呀!我的娃娃家里又有了新“美味”!
欢迎你们来尝一尝!
【美工区】
美工区里,我们用超轻粘土、纸盘等材料做汤圆!
【元宵乐 齐分享】
大家一起闹元宵,我们在有趣的活动中成长,这是我们的开心时光,我们要把它记录下来!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时光吧!
【课程感悟】
我们用心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和想法,支持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庆祝元宵节,不仅让孩子们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“元宵节”的认识,感受了元宵节的欢乐,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,也让孩子在游戏与探索中感知民族文化的传承!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