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文明礼貌之花在外来务工子女的心中绽放---以莉莉小朋友文明礼貌行为培养为案例
摘要:外来务工子女是较发达地区幼儿园中正在不断增加的生源。他们的文明礼貌教育,还需要我们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。只要我们结合外来务工子女的实际情况,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,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,文明礼仪之花一定会盛开在这些孩子的心间,他们也一定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。
关键词:外来务工子女;文明礼貌;培养
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,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发达或较发达地区工作,其随迁子女也相继到父母工作地区的学校就读。许多幼儿园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也逐渐增多。这些幼儿因受家庭教育环境、父母文化素质、教育观念、经济条件等方面影响,其学习与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幼儿。特别是他们的文明礼貌培养问题,已成为摆在我们幼儿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。在此,结合教育实践作如下几方面探究。
一、案例现象
五岁的莉莉小朋友刚送到幼儿园时,长得白白胖胖,穿的鲜艳时尚,兜里装满了零食,爱说爱笑,活泼爱动。但通过老师的观察,从她身上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行为令人担忧。
镜头一:入园时,莉莉小朋友在奶奶送她到门口,准备离去时,哭喊着抓住奶奶不肯松手,最后要求奶奶给她买了一颗棒棒糖,才答应入园。奶奶离开时,她没有说声再见,在看到老师的时候也没有问老师好,而是目中无人地跑到教室。
镜头二:上课时,莉莉在教室来来回回走动,一回去夺别人手里的玩具,一回又跑到走廊乱写乱画。有时还自己藏猫猫躲起来,让老师找不到。
镜头三:户外游戏时,她不守游戏规则,跑到别的小组中抢玩具,与小朋友发生争执,把小朋友推倒在地。
莉莉的这些表现只是外来务工子女文明礼貌问题的一个缩影,如何才能教育好这些顽劣的小淘气们,实施有效的文明礼貌培养策略是关键。
二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文明礼貌培养的有效策略
(一)结合幼儿入园实际表现,制定文明礼仪培养计划
我们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,制定文明礼貌教育计划。设计一系列教育活动,构建文礼貌教育的科学模式,由易到难,由低到高的开展了教育教学活动。
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,促进了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。这些主题活动形式有绘本故事、儿歌、游戏等,让幼儿通过参与这些趣味性的活动,得到讲文明、讲礼貌的教育。
比如,儿歌具有内容浅显、篇幅简短、语言活泼等特点,是幼儿的一道精神盛宴。我们教小班幼儿入园礼仪的儿歌:“早入园,不迟到, 见老师,问声好。小朋友,也问道,别父母,不忘掉。”教中班幼儿接待小客人的礼仪儿歌:“小客人,来我家,热情陪,诚相伴。同游戏,讲谦让,好玩具,要共享”。教大班课堂礼仪儿歌:“人帮我、要说谢,我帮人,不客气。借彩笔、用橡皮,说声谢、还回去”。朗朗上口的儿歌,让幼儿在吟唱中,获得情感体验,得到讲文明懂礼貌的启示。经过一段时间之后,这些幼儿中入园离园时懂得和家长、老师讲礼貌用语了,不乱夺抢别人的东西了,特别是莉莉小朋友已经和原来那个不讲文明礼貌的孩子,判若两人了。
(二)利用幼儿日常学习生活,随机进行文明礼貌教育
我们幼儿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要善于发现,随时抓住开展文明礼貌教育的时机,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行为的引导。只要运用得当我们就会获得满意的教育成果。首先我们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,为幼儿创设了讲文明礼仪的氛围。比如,在餐厅中,我们设计了适合幼儿观看的餐饮礼仪标语,结合各个区域的特点设计了有关礼仪的儿歌等,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增强文明礼貌意识。再如我们注重将文明礼仪落实到幼儿园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中,让他们无论学习哪方面的知识,都能得到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。比如,在手工课《小风车》的制作中,小朋友们相互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借工具,我们就要求每个幼儿在借工具的时候,要说:“请”“谢谢你”“不客气”“麻烦你”等礼貌用语。良好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与幼儿一日的学习生活,息息相关。只要我们随时抓住文明礼貌教育的契机,外来务工子女一定会在幼儿园教师的用心培育下,发生可喜的改变。
(三)家园合力提升教育效果,培养幼儿文明礼貌行为
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,家长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行为习惯。外来务工群体中成员存在较大的素质差异,作为幼儿园要注意对他们做好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引导,让他们明白自己对孩子的重要影响,要以身作则,做好孩子的榜样。在要求孩子讲文明礼貌的同时,自己首先做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家长。要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事处处为孩子做好表率。比如,家里来客人时,家长要主动招待客人,讲礼貌用语。送幼儿入园时,主动和幼儿家长、老师等打招呼问好……幼儿园还要定期开展文明礼貌主题的亲子活动,及时与家长交流幼儿在文明礼貌方面的表现,有针对性地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,与家庭形成合力提升教育效果。
三、结语
综上所述,外来务工子女是较发达地区幼儿园中正在不断增加的生源。他们的文明礼貌教育,还需要我们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。只要我们结合外来务工子女的实际情况,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,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,文明礼仪之花一定会盛开在这些孩子的心间,他们也一定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。
(发表于 201908《中学生学习报·教研周刊》)
用户登录